工藝流程
餅干→揀選整理→夾心(漿料調制)→包裝→成品。
制作方法
1.漿料調制。
(1)先將油脂加溫,使其處于熔融狀態(tài),放入攪拌缸,邊攪拌加邊加糖粉、香料等,至混和均勻,一般攪拌時間為5~10分鐘。 糖粉和油脂的比例無嚴格規(guī)定,根據(jù)油脂熔點的高低、天氣溫度的變化等原因而變動,一般情況為5.5∶1左右。
(2)漿料調制后即可夾心,以防油脂變冷而凝固。如一時使用不完,要保存在一定的溫度下,使?jié){料始終處于柔軟狀態(tài)。
2.上漿。先將餅干的底面朝上,固定平放,然后用機器或手工均勻地涂上一層夾心漿料。在餅干平面的四周要注意保留適當?shù)目障?,以防夾漿后兩塊重疊受壓,漿料外溢。漿料和餅干兩者比例要適當,漿料過多,會造成太甜或太膩。漿料過少,則會失去產(chǎn)品的特色。一般漿料和餅干之比以1∶3為宜。
3.夾心。另取一塊餅干,將其底朝下,復合在涂好漿料的餅干上面,稍受壓,使兩塊餅干和漿料粘結在一起。
4.成品。夾心餅干應保存在密封的聽內,貯存于干燥通風處,防止溫度過高,以免夾心熔化或變質。
夾心漿料提示
1.油脂。夾心漿料中油脂用量較高,選擇好合適的油脂,是否能生產(chǎn)出好的夾心餅干的關鍵。
2.白糖粉。糖粉和油脂是組成夾心漿料的主要成分,其作用為增加甜度、提高營養(yǎng)。對糖粉的要求是:細度在80目以上。夾心漿料的細膩程度主要取決于糖粉的細度,細度越高口感越細膩,反之會產(chǎn)生粗糙感。細度高的另一優(yōu)點,是有助于漿料混和均勻。
3.維生素。夾心漿料中添加維生素是夾心餅干的特色之一。絕大多數(shù)的維生素在高溫下由于受熱分解,其營養(yǎng)受到破壞,維生素的這一特性,限制了在餅干中的使用,夾心餅干中漿料不再經(jīng)高溫烘烤,故可在漿料中根據(jù)需要添加多種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等,起到增補營養(yǎng)的效用。有些維生素(如維生素C)還能起到改善口味、延長產(chǎn)品保存期的作用。
產(chǎn)品特點
夾心餅干除具有焙烤制品的特有風味外,還具有甜香酥松、細膩爽口、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為兒童們所喜愛。
39健康網(wǎng)社區(q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