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杜春娜 實習生 張伊然
一個面包動輒二三十元,購買幾個面包的花費甚至超過一頓正餐,近日,不少市民感嘆面包價格越來越貴。濟南面包市場的價格現(xiàn)狀如何?記者做了探訪。
不少面包店單品均價20元起
7月28日,記者走訪了泉城路、老商埠等商圈內的多家烘焙店及超市。不少烘焙店內面包琳瑯滿目,造型精致、口味新奇,價格也大都維持在20元/個。
28日上午10時許,泉城路上的一家烘焙店內擺出了部分面包,面包的香味撲鼻。其中,部分面包價格保持在15元/個左右,但不少面包的單價都在20元以上,譬如招牌面包核桃馬里奧每個25元,以及楓糖核桃面包每個27元、椰蓉吐司每個25元、菠菜芝士每個23元。

在泉城路一家超市的烘焙區(qū),記者注意到,烘焙區(qū)展出的多款面包的單價均在20元以上,譬如:亞麻籽蔓越莓面包每個23.9元,千層生吐司每份22.9元,藍莓桑葚酸奶面包每個23.9元。

針對這一價格現(xiàn)象,消費者的評價呈現(xiàn)分化。部分消費者認為,品牌烘焙店的面包原料選用好,制作工藝復雜,價格在可接受范圍內。
但另一些消費者則表示,作為日常消費品,單價超過20元的面包已超出自身心理預期。“花20多元買一個面包,不太劃算?!笔忻裢跖科匠R驗楣ぷ鞯攸c比較遠,需要早起,所以經常會買些吐司面包做早餐,“感覺現(xiàn)在的面包價格越來越貴了”。
2元面包悄然興起
中高端面包吸引市場目光的同時,平價面包市場也展現(xiàn)出旺盛活力,濟南街頭巷尾悄然興起了2元面包店。
近日,記者探訪了西市場一家2元面包店。這家店坐落在小區(qū)附近,面積不大,單個面包的價格集中在2-4元區(qū)間。店內約有20款面包,既有契合年輕人日常喜好的經典的肉松、紅豆、椰蓉面包,也有“老少皆宜”的堅果面包,覆蓋不同年齡層的消費需求。

當天下午3時30分,店里顧客絡繹不絕?!拔乙呀浭堑诙蝸磉@家店了,價格實惠,面包口感也好。”一位顧客說,“這次復購了巧克力麻薯面包,還挑選了其他口味的面包嘗嘗。”
“如今消費者的消費理念更趨理性,更關注產品的性價比?!钡觊L陳女士開店已有兩年,最初選擇投身這一領域,她正是看中了平價面包市場的潛力——初期投入較少,能夠控制經營風險,“當時也是抱著嘗試的心態(tài)起步,沒想到能在小區(qū)里慢慢積累起穩(wěn)定客源”。
“夏天是烘焙行業(yè)的淡季,天氣炎熱導致顧客對面包的需求量下降,選擇也更集中于芋泥麻薯、老式奶油面包等經典口味?!标惻勘硎?,即便如此,門店每日客流量仍能維持在三四百人。
價格差為何如此懸殊?
除了原材料、制作工藝上的差異,對于低價面包與高價面包的懸殊價格差,業(yè)內人士王先生認為,商圈內的烘焙店面包價格較高與商圈運營不無關系,“商場租金高,且水電費、人工等成本上漲,部分門店為覆蓋成本,不得不提高面包售價”。
“在成本投入上,我們側重人工投入,設備則以實用為主,像醒發(fā)箱、烤箱等核心設備,單臺成本控制在一兩千元;而品牌面包店往往更傾向于配置高端設備?!?提及與品牌面包店的差別,濟南一位2元面包店店主說。
此外,該店主表示,在奶油等材料選擇方面,兩者也有所不同。該店主介紹,2元面包店里的面包基本用面粉、動物奶油、黃油、雞蛋等基礎原料制作,品類聚焦于日常的面包;而品牌面包店則憑借豐富的原料搭配,開發(fā)出歐包、法式等多樣品類。
“烘焙行業(yè)的發(fā)展正呈現(xiàn)兩極分化及社區(qū)化的趨勢?!蓖跸壬J為,一方面,部分品牌開始走平價路線,打造大型烘焙商超模式,以“全場9.9元”為營銷亮點吸引客流,產品采用現(xiàn)烤面包與工廠預制半成品結合的復合形式;另一方面,部分品牌依托商場的門店因運營成本高,側重高端定位,追求高品質與品牌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