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美物計
中秋,月圓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這個節(jié)日最想要的便是
陪在最親的人身邊
一起賞月,一起吃月餅

“八月十五謂中秋,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月餅,是中秋節(jié)最無可替代的存在,中秋節(jié)不吃月餅,怎么能算過中秋?
每年還沒到中秋節(jié),市面上就會出現(xiàn)許多花花綠綠油油的月餅,可是都太甜太膩,吃了半個就再也吃不下了。

每到這個時候,文先生就會有一個疑問:是不是月餅都是這樣的?古代的月餅難道也是這樣的?
去年,文先生推薦過一款月餅,在美物計里大受歡迎,賣到售罄!許多購買過的人紛紛表示:“這是中秋吃過的,最好吃的月餅?!苯衲辏@款月餅又在美物計首發(fā),開始銷售啦!
這款月餅是翻閱眾多古代食譜,從宋代金華地方食譜《吳氏中饋錄》中找到了一份來自宋朝的清雅香甜——宋月月餅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
中秋節(jié)的盛行始于宋朝,講究意趣的宋朝人,將風(fēng)雅變成習(xí)慣,也將精致生活普及到了方方面面。
中秋時,他們會全家聚于一處,玳筵羅列,飲酒賞月,通宵達旦吃的則是蘇軾講過的一種“小餅嚼如月,中有飴與酥”的雪片月餅。
“宋月”就源自這個尤其講究精致生活的朝代。


“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
磨極細,篩過,白沙塘滾湯拌勻,上甑”
這只月餅甘而不膩、清淡寡油,不僅僅是烘烤出來的,還有蒸煮出來的。輕嘗一口,便是清香溢齒。
中秋之夜,食養(yǎng)氣、淡薄清素之食,請月入室,邀朋啜茶,再現(xiàn)了蘇軾“小餅如嚼月”之真趣!


· 還原古方,口述相傳 ·
承襲宋朝對美食的極致追求
宋人之風(fēng)可以用“雅”一字概括,在食物上也講究風(fēng)味清淡,制作雅致,別具一格?!八卧隆钡那逖抛涛叮闶撬菰从谒未欧健?/P>
根據(jù)南宋時期《吳氏中饋錄》食譜,將其糕點的制法結(jié)合本地流傳的雪片月餅制法,并根據(jù)民間手藝人口述相傳的最講究的工藝,終于還原了800多年前的這一輪“宋時明月”。


· 古法氣蒸,低糖少油 ·
無任何添加,好吃不上火
氣蒸而不是火烤,能留下食材本真的味道。用以制作月餅皮的米粉,碾粉前才將稻谷脫殼。蒸熟后的餅皮雪白,入口綿軟。
沒有色素防腐劑等任何添加,將月餅皮的大米清香,餡料的清甜滋味最大限度的保留。全程古法手工,現(xiàn)做現(xiàn)發(fā)。


· 手工制作,甜而不膩 ·
每一口都是本真的味道
手心的溫度,帶著手藝人的情感。一枚手工打造的宋月,是機器批量生產(chǎn)的月餅不可比擬的。
原料采集,層層處理,每一步都親手加工,這是和普通月餅用成品原料的不同。根據(jù)古法運用的器材和工藝,才能還原出本真的味道。


· 地道食材,傳統(tǒng)配方 ·
制得淡雅清香的餡料
古時之技法,今人之口味,唯不變的是用料之講究。
餅皮用五常原米,谷粒入倉存至八月,細碾成粉,炊蒸熟透,銅磬壓實,這樣制作出來的餅皮米香四溢,入口即化,極好地襯托餡料的清甜。


從全國各地的產(chǎn)地,尋找制作月餅的食材。
山西的核桃,新疆的瓜子,現(xiàn)炒黑芝麻,剛上地的花生,秘制金華赤松佛手……這些匯集天南地北自然滋味的原料,在舌尖才能感受到頂級味蕾的狂歡。


| 五仁口味 |

也叫百果,有花生、核桃、芝麻、杏仁、瓜子仁,不多也不少,手剝的核桃、剛上地的花生,想好吃就得現(xiàn)做。

| 芝麻口味 |

本地當(dāng)季芝麻、絕無染色,由老師傅掌控火候現(xiàn)炒,最大程度展現(xiàn)醇厚芝麻香味。

| 龍井口味 |

雨前龍井、石磨低溫碾粉至400目、以茶入餡、盡顯錢塘風(fēng)物之獨特味道。

| 木樨口味 |

手采桂花、層糖層花精心研制、加上特級枸杞,花香配合果香獨一無二。

· 食盒包裝,取宋時雅韻 ·
裝下誠心的祝福與祈愿
食盒造型、絳色搭配、手寫封條處處體現(xiàn)南宋生活美學(xué)之要詣。宋人崇尚簡約之美,宋月的包裝亦是如此。


搭配蓮花,賞月之時,宜在案頭焚香燃燭,特邀無盡藏手制蓮花香座,花前月下,香飄燭動,月圓人圓。


月圓中秋時,人間味正濃,重回宋時風(fēng)雅,與那時的人們一樣,賞月賞花賞良宵,談詩談詞談團圓。


食一口人間美味
享一份團圓滋味
來源;鳳凰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