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紙包裝生產和使用大國,但是,我國的紙包裝生產結構和技術相對還落后于世界發(fā)達的一些國家。隨著知識經濟步伐的不斷加快,循環(huán)經濟的發(fā)展趨勢,有力地拉動和促進了我國紙包裝的應用市場,也使紙包裝的產品結構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特別是生產工藝和產品結構上的不斷創(chuàng)新,大大提升了紙包裝產品的質量,也提高了產品的保護性能,對產品的銷售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也使紙包裝應用范圍越來越廣。
1我國紙包裝結構的組成成分和用途
紙包裝顧名思義就是指采用原紙或原紙與其它材料合成加工制成的產品,主要包括瓦楞紙箱、紙盒、紙杯、紙碟、紙碗、蜂窩紙板、紙罐、紙袋、紙管、紙護角、紙板、紙浮雕、紙漿模和精裝的書刊畫冊等品種繁多的產品?,F(xiàn)代紙包裝產品主要起到傳播科學文化知識;產品的宣傳與促銷;產品的計量與包裝;產品的裝飾和保護;便于產品的運輸和銷售等作用。由于紙包裝產品便于再生利用,屬于環(huán)保型綠色產品,所以,特別適合于產品的內外包裝。隨著紙包裝生產工藝技術和結構的創(chuàng)新,紙包裝產品質量水平不斷提高,現(xiàn)代紙包裝產品可以取代木器包裝、塑料包裝、玻璃包裝、鋁材包裝、鋼材包裝、鐵皮包裝等。紙包裝產品生產工藝簡便,有利于降低生產能耗、物耗,較好地提高經濟效益,是市場經濟的理想選擇,也是循環(huán)經濟的發(fā)展方向。
2紙包裝結構的創(chuàng)新形式
1)瓦楞紙箱性能的創(chuàng)新
現(xiàn)代紙包裝結構繁多,創(chuàng)新形式多種多樣。瓦楞紙箱作為最常用的紙包裝產品,在應用過程中其結構形式也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高強度瓦楞復合板作為創(chuàng)新產品,一改傳統(tǒng)瓦楞紙板的瓦楞臥式排列結構,采用瓦楞立式緊密排列結構,可實現(xiàn)替代重型瓦楞紙板、蜂窩紙板和木板包裝,堪稱新型環(huán)保包裝材料。作為一種產品外包裝的紙箱,提高其防水性能顯得尤為重要。一般常規(guī)的瓦楞紙箱防水和防潮性能都比較差,通過覆膜的紙箱再生利用存在較大的麻煩和難題。而新型可回收防水型紙箱,通過采用含有可水解樹脂的加入,紙箱的防水、防潮性能可得到較好的提高,再生利用時又容易降解,是替代覆膜紙箱的理想工藝??梢哉f,現(xiàn)代產品包裝結構的創(chuàng)新正從過去簡單的銷售包裝、運輸包裝,向功能化包裝結構轉變,現(xiàn)在又有防腐蝕特性的瓦楞紙箱創(chuàng)新工藝問世,這種紙箱的里層紙涂有特殊材料,可使箱內物品在不加其他防腐措施的條件下,可以完好保存5年以上,這個功能源于高活性的銅元素網絡,它能有效地起到中和腐蝕氣體的作用。隨著我國循環(huán)經濟步伐的加快,紙制品結構、生產技術的創(chuàng)新,將向有益于生態(tài)保護、節(jié)能、省材、降耗、經濟、簡便的方向發(fā)展,以紙代木,以紙代塑,以紙代玻璃,以紙代金屬,將成為現(xiàn)代和今后相當一段時間商品包裝的主流。
2)紙包裝實地版印刷工藝技術的創(chuàng)新
實地版是凸版(包括柔版)印刷專色的常用工藝,過去用傳統(tǒng)的凸版工藝印刷實地版一直是采用銅、鋅或樹脂版,而柔性版工藝一般是采用樹脂版進行印刷,存在印版容易裂壞弊病,影響生產效率,生產成本也高。筆者針對以前采用鋅板、樹脂版印刷煙包盒領(白板紙印金工藝),印刷中途印版橫向經常出現(xiàn)裂口現(xiàn)象,對生產效率和生產成本影響較大,于是從膠印工藝得到創(chuàng)新靈感,采用了將報廢的膠印舊橡皮布制作成實地凸版進行印刷,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印刷質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采用橡皮布取代昂貴的樹脂版、銅版版材,制作凸?。òㄈ嵊」に嚕┑膶嵉匕妫“婺陀×蛇_百萬印以上,較好地降低了生產成本,為凸版、柔版印刷工藝開拓了新的發(fā)展前景。
3)紙包裝產品印后加工工藝技術的創(chuàng)新
壓紋、壓痕是紙包裝產品印后加工裝飾、成型的常用工藝,壓紋工藝一般是采用壓紋機或采用立式模切機制作壓紋版進行壓紋,前者壓紋生產形式不能進行局部壓紋,且壓紋版面變化需要更換輥筒結構的壓紋版,操作十分不方便,生產成本高,不適合小批量產品的壓紋。而后者壓紋需要制作金屬性或樹脂的壓紋版,可以進行全面或局部的壓紋,但是,壓力的均勻度不夠理想,并且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對紙張的壓痕生產按照傳統(tǒng)的工藝,也是采用立式模切機進行生產,也存在生產效率低和勞動強度大的問題,針對上述生產工藝弊病,筆者打破常規(guī)工藝,創(chuàng)立了用樹脂版在膠印機上進行局部或全面壓紋的新工藝,不僅較好地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具有壓紋清晰、均勻的工藝效果。此外,利用樹脂版或裝訂鐵絲在膠印機進行壓痕生產也獲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拓展了膠印機的生產效能,提高了設備的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