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長春市綠園區(qū)拐脖店村內發(fā)現(xiàn)一家蛋糕黑加工點,專門生產這種袋裝蛋糕并向市場批發(fā),該加工點廠房設備簡陋、環(huán)境惡劣,根本無法保證產品衛(wèi)生。
一袋袋表皮酥黃、奶香撲鼻的蛋糕,讓人看著食欲大增,很難將其與黑加工廠聯(lián)系到一塊。 然而,昨日在長春市綠園區(qū)拐脖店村內發(fā)現(xiàn)一家蛋糕黑加工點,專門生產這種袋裝蛋糕并向市場批發(fā)。
“我們村里有家蛋糕廠,生產的蛋糕老埋汰了,你們來看看吧。”昨日,長春市綠園區(qū)拐脖店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報料時這樣說。當日下午,記者來到拐脖店村,沿著村內與長白公路相連的水泥路進村,并沿路打聽蛋糕廠位置,得知這家蛋糕廠在村內小有名氣,“開了約有一年,每天一早一晚都有車往外送貨,生意還挺興隆呢。”村民們說,不過他們很少去那里買蛋糕,因為覺得不干凈。
根據(jù)村民們的描述,找到了這家藏在小胡同深處的蛋糕加工點,前后一共兩間瓦房,前面是老板的住處,后面是生產車間,院內凌亂地堆放著雞蛋殼。生產車間里機器轟鳴、奶香撲鼻,成堆的蛋糕堆放在車間西側四張大條桌兒上,十來個女工正將蛋糕裝袋,但沒有人戴口罩和手套。四臺烤箱、四部攪拌機、一臺打印生產日期的打碼機就是這個小加工點的全部家當。
車間管理混亂,外人不但可以隨便進出,連抽煙、吐痰也不被禁止。車間東側堆放著很多空水果箱,老板黃女士說:“我這生產四種蛋糕,價錢一律是2.5元一袋,如果買主能按箱批發(fā),一袋只需要2.1元,我每天都能發(fā)出去幾十箱。”
“你有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嗎?”
“有!不過在前屋呢,我不想拿給你看,你信得著就買,信不著就拉倒。”黃老板不耐煩地回答,她說在她這里訂貨的人很多,沒有這樣麻煩。此外黃老板還說,她生產的蛋糕主要銷往農村的食雜店和小超市,在長春市內也有一些客戶,只要訂貨人打個電話她就負責送貨上門,每天早晨4點和晚上7點分兩次送貨,如果訂貨方的蛋糕因滯銷變質,還可回來調貨,至于調回來的蛋糕如何處理,黃老板笑著說她自有“變壞為好”的辦法。
買回四袋蛋糕,蛋糕包裝袋上標明生產廠家為沈陽市蘇家屯區(qū)飛龍食品加工部,生產地址在沈陽市蘇家屯區(qū)。就這樣,地產的不衛(wèi)生蛋糕,搖身一變“沈陽制造”。昨日下午,記者與綠園區(qū)工商局取得聯(lián)系,工作人員說,根據(jù)以上情況分析,這是一家黑加工點,而且至少涉嫌冒用其他廠家名義生產。近日綠園區(qū)工商局將對此黑加工點進行查處。
更多烘焙資訊信息,詳情點擊
[責任編輯:hx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