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于面粉中的增白劑對人體的累積損害無法估量。多年來盡管專家、業(yè)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等多次呼吁禁止,但時至今日面粉增白劑仍然“我‘加’我素”。
食品添加劑,國際多慎用
據(jù)國家糧食局標準質量中心高級工程師謝華民介紹,在國際上,所有歐盟成員國中,過氧化苯甲酰和過氧化鈣這兩種強氧化劑像“三聚氰胺”和“蘇丹紅”一樣,不屬于食品添加劑,不得用于任何食品中。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也規(guī)定,過氧化苯甲酰不得用于小麥粉中,僅可以作為其他食品的加工助劑使用,其最終殘留在食品中的量不得超過40mg/kg。
而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批準在面粉中使用過氧化鈣的國家。美國和加拿大批準氧化鈣僅限于面包中使用。美國批準的使用量是75ppm,加拿大批準的使用量是100ppm,而我國批準的使用量是500ppm!
面粉里添加增白劑僅為“好賣”
謝華民對記者說,以前消費者誤認為顏色越白的面粉質量越好,僅僅是為了迎合這種錯誤的消費觀念,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我國開始允許過氧化苯甲酰作為增白劑用于面粉中,隨后迅速在全國面粉加工企業(yè)普遍使用。
其實,小麥粉沒必要添加增白劑。隨著我國種植結構的調(diào)整,優(yōu)質小麥產(chǎn)量逐年增加,品質普遍提高,面粉加工工藝水平也得到了較大提高,面粉里不添加過氧化苯甲酰等化學增白劑完全可以加工出白度、精度都能滿足食品制作需要的小麥粉,完全沒必要添加增白劑。
過氧化苯甲酰主要是通過氧化作用,使面粉中的色素氧化分解達到增白的目的,本身還原為苯甲酸殘留在面粉中。過氧化苯甲酰除了增白作用外,不能提高或改善小麥粉的質量,反而掩蓋了麩星不合格的缺陷。即使是工藝先進的大型面粉加工企業(yè),也很難避免發(fā)生局部添加超量的問題,既會影響消費者健康,又使加工企業(yè)面臨聲譽和經(jīng)濟受損等風險,所以加工企業(yè)特別是大型加工企業(yè)都普遍要求全面禁用化學增白劑。添加過氧化苯甲酰既增加了食品安全隱患,也不利于促進糧食加工企業(yè)的技術進步和公平競爭。
使用增白劑對健康存在風險
記者與著名營養(yǎng)學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營養(yǎng)科研究員趙霖談到過氧化苯甲酰添加到面粉中給消費者健康帶來的危害時說,食品中小劑量添加過氧化苯甲酰通常被認為毒副作用不大,但過氧化苯甲酰還原產(chǎn)物苯甲酸對于肝功能障礙者有損害,可能成為導致肝癌的疊加因素。
趙霖說,尤其我國肝功能澳抗陽性達1。2億之多,而且每年還要增加大約900萬人。資料表明該人群患癌癥的可能性要高于正常人群2至3倍。因此使用過氧化苯甲酰對中國人的健康存在風險!
另外過氧化苯甲酰中還含有微量砷和鉛,歐盟等發(fā)達國家1997年已禁止將過氧化苯甲酰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而超標使用增白劑的事件每天都在發(fā)生,國家工商總局去年的一項抽查結果顯示,增白劑超標的小麥面粉占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