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們重點講了解需求。
引導需求以后再講
介紹產(chǎn)品以前講過了,關注“孟杰夢話”,進入后回復“產(chǎn)品”兩個字可以看具體內容。
下成交請求,曾經(jīng)講過從眾成交法,回復“從眾”兩個字可以看具體內容。
餅店了解顧客需求,必須符合60秒原則,我們必須要在60秒之內了解顧客需求,顧客就買個面包蛋糕,不愿意在這上面花費更多的時間。
那么這60秒怎么花呢?
四個步驟,望、聞、問、切
●望(看)5秒
看分為三個層次。
一是基本信息,一定要看得出來,男女老幼,行為舉止。
比如,您看到進來的是個老年人,他的生理需求是低糖、低油、柔軟、易消化、淡咸味、麥香肉香奶香等傳統(tǒng)口味,一般不喜歡巧克力、咖喱等味道。心里需求是性價比高,比如您跟老年人介紹,**面包今天促銷,買一送一,他最喜歡聽。
客人的動作里面包含著他的信息,他往哪里走,往哪里看,那里就有他的需求。
二是消費習慣,生活經(jīng)驗豐富以后能看得出來的。
比如,老人帶著小孩進來,一般都是買給小孩子吃的,但如果老年人穿著時尚或者高檔一些,或者微胖,這類老年人給孩子買的時候,同時也容易給自己買一些烘焙品。
比如有錢人還是沒錢人,比如幾個人一起進來,誰是購買的主導者。
三是專業(yè)知識,需要不斷學習營養(yǎng)健康知識。
比如學生適合吃什么,孕婦應該吃什么等等。
●聞(聽)15秒
客人進店話不會多,但應該用心去聽。
一個客人進店,指著一個面包問:“這個面包,會不會太硬啊?!?BR>您能聽出來客人有什么需求?他喜歡這個口味的產(chǎn)品,喜歡軟一點的。我們應該給他推薦同類型的偏軟的產(chǎn)品。
但我聽到有店員說:“這個面包不會太硬,只是比如酥脆?!蔽覀兏陕锓且堰@個產(chǎn)品賣給他呢,店內有其他適合客人的產(chǎn)品啊。
客人問:“這個面包,多少錢?”說明這個客人關注價格,應推薦性價比高一些的產(chǎn)品。
客人問:“這個面包的保持期有多長?”說明這個客人需要新鮮的,包裝好的,方便攜帶的,不容易變形的產(chǎn)品。
●問(詢問)25秒
千萬別去問客人:“要買什么?”、“想吃點什么?”
多數(shù)客人進店之前,只知道我要買早餐,要買消夜,要給孩子買個蛋糕。具體買哪一款呢?看了才知道。所以你這樣問客人,他答不上來,您是得不到答案的。
問話要問選擇題,不要問問答題。
以上的問題都是問答題,應該問:“您是想買面包還是蛋糕?”“您是買來自己吃,還是給客人買?”“您是喜歡咸味的還是甜味的”。這么問問題,您得到答案的概率會明顯提高。
不要連續(xù)發(fā)問,最多不超過三個問題。
問一句,介紹兩句,連續(xù)發(fā)問會讓人有查戶口的感覺。
●切(推測)15秒
切在中醫(yī)里面叫做把脈,我們這里理解為推測,根據(jù)上面得到的信息,再根據(jù)消費者的反映,您基本上可以了解到,店內這么幾十款烘焙品中,哪幾款符合客人的需求。
很多時候客人往往不聽我們介紹,不答理我們的推薦,那是我們的需求沒有找準,您推薦的是他需要的,他會不感興趣嗎?
今天您拿把手槍推薦給別人,很多人肯定是扭頭就走啊,有些人看都不敢看。但如果這個人失戀了,或者被老板炒魷魚了,或者老婆出軌了呢?您這手槍就完全有可能賣出去啊。
找準客人的需求是我們成功導購的第一步,這一步走偏了,后面一切都不會有效果。轉自婁孟杰講烘焙
